【小賴隨筆】談談「助教」在營隊中的影響力

今年的暑假正式結束了,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助教在營隊中的影響力能有多大。
⠀⠀⠀
在職掘辦營隊的四年間,助教一直都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每一堂職業體驗的課程,都有非常大量的實作,多半是孩子的生命經驗曾未接觸過的。
⠀⠀
當孩子遇到卡關,講師不一定有辦法顧及每一位孩子,而助教就是第一時間需要跳出來判斷問題的人。他必須判斷這個問題出在哪裡,是孩子有辦法獨自解決的嗎?還是需要請更專業的講師來支援?
⠀⠀⠀
更難的是,孩子們不一定會主動求助,因此助教還需要過人的觀察力,捕捉孩子們在操作時,臉上閃過的遲疑或困窘。
⠀⠀⠀
除此之外,助教也是小組內的引導者,在課程間的休息時間、每天早上上課前的空檔、中午吃飯時間、以及結業式的回顧環節,助教都需要不斷主動向孩子提出問題,詢問他們對於課程實作的感受,「是喜歡做這件事情的嗎?還是覺得自己並不擅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
藉由這些提問,幫助孩子思考地更深入,不只是停留在「體驗完而已」,而是挖出「為什麼喜歡?為什麼討厭」的原因,幫助孩子逐漸認識自己的喜好與人格特質!
⠀⠀⠀
這些提問與引導的過程雖然重複、而且辛苦(因為很常得到孩子的罐頭答案是:我不知道🥲),但這套自我反思的過程,是無可取代,也是我們非常希望帶給孩子的東西。
⠀⠀⠀
最後,也是職掘辦營隊四年多來的經驗總結,那就是孩子「喜不喜歡來這裡上課」,有沒有對營隊產生認同與歸屬感,才是孩子能不能投入課程最重要的關鍵!
⠀⠀⠀
有時吸引孩子的不見得是那些職業體驗,而是跟助教、組員討論相處的氛圍,但就是因為助教的班級經營,讓孩子每天都願意保持開放的心情,嘗試自己從沒體驗過的新領域。
⠀⠀⠀
正因為助教在營隊中如此重要,我們花很多力氣在前期的培訓、模擬營隊狀況、練習反思與提問技巧,經過了四次培訓和課程試做,才會真正在營隊見到孩子。
⠀⠀⠀
在營隊中,講師決定了課程的高度,講師找得好也能讓營隊看起來更吸引人;但一群好的助教,決定一場營隊的細緻度,是他們讓營隊不只是「學習」,而是烙印在孩子內心深處的一段美好回憶,賦予更雋永的意義。
⠀⠀⠀
這一次整理營隊回饋時,有位家長在最後一題「有話想說」的欄位,留下這麼一段文字:
⠀⠀⠀
「助教佑佑有使出各種招數不讓線上課程冷場、願意開鏡頭,耐心引導孩子小組活動執行、溫暖關注每個小孩的狀況、在非常短時間內試著判斷小孩,他就像OO 夢想中的父親。」
⠀⠀⠀
當然不只佑佑,今年暑假,我們也遇到好多好多非常優秀的助教,他們不只用心對待每一位萍水相逢的孩子,甚至願意在每天課程結束後,自發性地召開會議,為隔天的營隊做準備;或是在家看著老師的簡報,事先想好明天可以怎麼引導孩子思考、又要跟孩子討論什麼話題。
⠀⠀⠀
他們不見得本來就擅長與人社交,或是和孩子互動,但在營隊中,他們把自己交出來,用真心對待每一位孩子。
⠀⠀⠀
謝謝這次參與志工計畫的 34 位志工,讓我們看見一位助教能做到的,遠比我們當初想像的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