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賴隨筆】青少年除了耍嘴皮子、也可以言之有物嗎?

今年第一次嘗試開了 TED 思辨表達營,在營隊之前,最多家長們的擔心是「孩子比較內向,會不會不適合?」也聽過有家長說,「孩子學會了說話,會不會在自己有問題時,更容易向家長ㄠ、跟大人盧?」這確實是很多了對於「會說話的人」或是「打辯論的人」的直覺想法,每當我和孩子、家長或身邊的朋友分享,自己高中時參與了辯論社,得到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是「那你一定很會跟別人吵架吼!」

小時候聽到這個想法,只覺得不太對勁,但具體也說不上來。直到這二年來開始帶學生練習口語表達,才有很深刻的感受--會說話不等於能說服人;有時講話不流利的人,也可以靠著論述的結構、有證據的內容,來影響其他人的想法。好的口才確實在第一眼很吸引人,不過在認真對談之後,取勝的關鍵依然是話語是否有深度、有憑有據,或者是否有新穎的想法。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今年的夏令營,我們帶孩子去到圖書館收集資料,也自行製作問卷,上街去瞭解陌生人的想法。而沒想到,這個設計去無形之間,回應到第一個家長的擔心,「孩子比較內向,營隊會不會對他們來說過於挑戰?」

有媽媽和我分享,孩子在開學前參與新生訓練的故事。

孩子學校的老師,在之前就有和同學們提到需要在新生訓練時準備至少一分鐘的自我介紹。但分享的當天,全班僅有不到五位孩子在台上講滿一分鐘的時間,多數的孩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就倉促的下台了。能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其中一位孩子,正是參與了 TED 思辨表達營的學員。

孩子回家之後很興奮地和媽媽分享他的成就,他也説,自己當下沒有很緊張、很害怕!媽媽也立刻和我轉述了自己與孩子的想法--

一開始我也會擔心這樣的營隊是否適合他,因為一旦印象不好,之後可能會對於表達更退縮。但是看到了直覺是專辦國中生營隊,肯定很清楚這階段孩子內心在意的是什麼,所以大膽報名 ,也鼓勵孩子放寬心。孩子也說,原本是抱著很悲傷的心情參加的,但是課程很好玩!同組的同學都很好相處,所以整個大加分。

其中很有收穫的部分是「和陌生人的問卷調查活動」,孩子需要練習臨場的應對進退,當下的心情轉折很大,從一直被拒絕,到最後收集到問卷的結果,從中也建立了信心。孩子自己還說,覺得自己表現很好!

我在想,表達想法的當下與事情的準備,二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在 TED 思辨表達營的最後,每個孩子都需要上台做三分鐘的發表,而且必須是一個人站在台上。當下令所有家長震撼的表現,除了孩子們願意站上台的勇氣之外,也和事前、整個營隊過程中的說話練習很有關係。



在營隊中,能聽見孩子從支支吾吾,到大方對談自己的想法,並且還能搭配資料來佐證。對孩子、家長和我們來說都是在完成一場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