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為孩子打造一個能盡情展現自己的舞臺🎤TED思辨表達營

去年暑假,ESG創意設計營誕生了,秉持著一年要生一個的精神,今年暑假,我們推出了TED思辨表達營。這場主題營隊的出現,似乎是意料中的事情,因為從2020年年末,我就不放過任何一本以「提問」為主題的書,想方設法地把提問融入進營隊的課程中(也因為這樣和夥伴起過很多爭執,一直有人覺得營隊太發散、目標太多等。)在整套課程發展成熟,也無法再與以職業為主題的營隊瓜分時間,今年暑假,它終於自己成為完整的營隊了!

一直到營隊的第一天,我都還是戰戰兢兢的,行前就有家長提到,自己的孩子個性比較內向,會不會不適合參與這樣的營隊?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最後一天上台發表,我們設計了大量的發言機會,每天少說也有五次以上要拿麥克風分享的環節,在分組競賽的結構下,每個孩子都得輪流發言、沒有人能躲得掉。



也如同我自己想像中的情節,在第一天宣布最後一天每一個人都要上台做三分鐘的發表時,台下一片哀鴻遍野,有孩子問說:「老師!我有社交恐懼,可以不要上台發表嗎?」我心裡覺得很可愛,如果真的是有社交恐懼的孩子,應該很難在全班面前舉手、發表自己的意見的。

就這樣,我們每天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練習說話。從經驗分享、到辯論比賽,也帶著他們設計自己的問卷,到馬路上請陌生人填寫,每天都在大量的對話與資料海中度過,因為我一直告訴他們,要能言之有物,不只是會耍嘴皮子,你講的話有沒有其他的佐證、還是只是你個人的觀點,說出來的力道是不同的,所以他們除了把話說好,還花了許多時間在找資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還有孩子回家找了滿滿一頁的資料、抄寫在筆記本上,就為了隔天來與同組的同學分享。



老實說,整個營隊順利得很不可思議。

孩子在圖書館裡面讀葉丙成教授的《為未來而教》或是佐藤學寫的《學習的革命》。有人拿著便利貼抄寫書中的資訊與觀點。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的人鼓起勇氣向陌生的路人發問卷、被拒絕,然後再問下一個人。前二天都很安靜的女孩成為辯論比賽的首發,在所有人面前講了二分鐘完整的論點。也真的和我宣告的一樣,所有人都在營隊的最後一天、站上舞台、拿起麥克風,分享了他們想告訴觀眾的事情。





有孩子穿著國中的制服,談起了學校制服的不便利與不舒適。有孩子分享了他最喜歡的動物--鸚鵡的十項秘密知識(你知道嗎?鸚鵡大部分是左撇子喔。)有孩子看台下有很多家長,於是講了喝太多咖啡會有的風險,想勸大人少喝一點咖啡。也有人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遊戲和遊戲中的角色。看著他們雙眼發亮的講著自己相信的價值,我也覺得心滿意足。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