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船上的一千零一夜⚓基隆海洋職涯體驗營

以海洋領域為主題的海事職業體驗營隊,最後一天登上了即將退役的實習船「育英二號」,從甲板、機艙、駕駛台,裡裡外外認識這位孕育了台灣南北各地海事好手的重量級嘉賓。

我勉強可以和海扯上一些關係。我爺爺是海軍艦長,爸爸是海專畢業、年輕時跑船,偶有耳聞他們憶當年海上生活,那些故事離我很遙遠,又像是兒童繪本,充滿色彩和異國風光。
但當我真的踏上船的那刻,才真的感到衝擊,忍不住還是拍了照、發了訊息給爸爸——

「你之前就是在這樣的船艙生活嗎?」

四小時為單位的輪班、耐住孤獨與寂寞、狹長陡峭的走道與階梯,我輪番和船長、教學二副、船上大廚請教,試圖拼湊我爸爸曾經工作的樣貌。

而船員水手們給我了一個個帶笑又帶淚的故事,早些年跑船總有些不得已,但支撐他們下去、在海上幾十個年頭的原因,總是歸結於「責任感」。
船長跟我分享,他最大的成就是帶領船上幾十位一家之主平安的返航到岸。

沒有乘風破浪的驚險奇遇,也沒有陰暗船艙的遇鬼經歷,就是很平凡、很感動的,讓我當下好想衝回家,聽爸爸跟我說他回憶裡的那些海上生活長甚麼樣子。

爸媽們的工作故事,是孩子們認識職業的一千零一夜。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