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洋領域為主題的海事職業體驗營隊,最後一天登上了即將退役的實習船「育英二號」,從甲板、機艙、駕駛台,裡裡外外認識這位孕育了台灣南北各地海事好手的重量級嘉賓。
我勉強可以和海扯上一些關係。我爺爺是海軍艦長,爸爸是海專畢業、年輕時跑船,偶有耳聞他們憶當年海上生活,那些故事離我很遙遠,又像是兒童繪本,充滿色彩和異國風光。
但當我真的踏上船的那刻,才真的感到衝擊,忍不住還是拍了照、發了訊息給爸爸——
「你之前就是在這樣的船艙生活嗎?」
四小時為單位的輪班、耐住孤獨與寂寞、狹長陡峭的走道與階梯,我輪番和船長、教學二副、船上大廚請教,試圖拼湊我爸爸曾經工作的樣貌。
而船員水手們給我了一個個帶笑又帶淚的故事,早些年跑船總有些不得已,但支撐他們下去、在海上幾十個年頭的原因,總是歸結於「責任感」。
船長跟我分享,他最大的成就是帶領船上幾十位一家之主平安的返航到岸。
沒有乘風破浪的驚險奇遇,也沒有陰暗船艙的遇鬼經歷,就是很平凡、很感動的,讓我當下好想衝回家,聽爸爸跟我說他回憶裡的那些海上生活長甚麼樣子。
爸媽們的工作故事,是孩子們認識職業的一千零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