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 #小賴隨筆
這週在準備演講時,看到一份在 Virginia University 的調查,他們比較 16-25 歲的青年的交友情況與快樂指數,發現在「高中時期」的朋友,會影響你出社會後的快樂程度。
舉例來說,如果你在高中階段,有了很要好的朋友,你未來的快樂程度,會比在其他時期才交到很好的朋友還要更高。裡面雖然沒有寫到原因,但我大膽的推測,由於青少年時期,是人去連接外在世界與內在自我的關鍵時期,所以這時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會很大的去左右自己的人生觀。
而在我 14 歲與 17 歲的這二年,我身邊所發生的事,對當時的我來說,應該和颱風很類似,一下子颳風、暴雨,一下子又放晴,一下子下太陽雨,一下子又是豪雨。
14 歲時,曾經因為我過於重視一位朋友,做事都只想跟著他、受到他的影響很深。有一次因為他沒有去畫室,我也打算要請假(詳細原因記不得了。)後來被我爸罵了一頓,他覺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沒有把握好真正重要的事。
當然,我那時不會這樣想,因為對我來說,當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的朋友。
17 歲時,我第一次和人在國外的朋友,有了很深的連結,經常連繫對方。但當時,同時也是即將成為高三的暑假,一邊讀書和焦慮,一邊在有時差的情況下和對方互動。而後來,我在短時間中、錯過了二次與對方的通話,對方認為我不夠在乎,這段關係也就逐漸走下坡了。
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遺憾,可是又沒有辦法,因為那已經是當時的我,能做到的最好情況了。
這二年來,在辦過夜營隊時,也會有很多機會與孩子們閒聊。而他們的煩惱,也無非是來自家人與朋友。或是在這二者中發生的衝突。
有一次一個孩子哭著跟我說,他覺得身邊的人都討厭他,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個___同學從中作梗。回想起來,在我國中也有過這樣的時刻。所以雖然我很想跟孩子說,「真正在意你、了解你的人,是不會因為隨便有人講你的壞話、就討厭你的。」但是我說不出口,因為我知道在那個情況下的我們,真的很難聽進去。
曾經,我也覺得朋友就是我的全世界。不過一路走來,失去的總是比起得到的多,難過的時候也只能躲起來哭,所以漸漸的,也把事情的重心放在其他地方了。如果回到十年前,最想跟自己說的一句話,也許是「可不可以讓我做你的朋友?」而這樣的心意,我也希望能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傳遞給他們。
圖說:這是 2021 年的營隊,在服裝設計課上意外地成為孩子的 Model,穿上他們設計的「時尚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