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我要相信自己✊然後勇敢前行❗

在台北的 TED 思辨表達營結束後,終於有了一點喘息的時間,也是自 6/30 以來第一次有了從早到晚沒有任何一場營隊、培訓或會議。也因為這樣,和家人們選擇在這個時間一起旅遊。然後趕在下一場營隊——嘉義場——之前回到臺灣。於是也開展出了下面「衝刺」般的行程。
 
 
20:00 抵達桃園機場
21:30 回到家裡收拾教材和行李
22:00 飛奔到北市的倉庫取服裝設計課的材料
23:00 驅車前往嘉義
02:00 抵達嘉義新港然後把同事吵醒幫忙開門
07:30 起床前往教室
08:00 場佈、完成其他前置作業
08:30 學生開始報到
09:00 營隊正式開始
 
 
偶爾會有人問我「把時間安排得很緊湊,不會怕有任何一點差錯、事情就無法順利進行嗎?」老實說,我還真的很少往這個方向去想。除了在我身邊有很可靠的夥伴、很支持的家人之外,最不科學的應該是我自己「無可救藥的樂觀」,總覺得關關難過、關關還是會過,所以先不要想那麼多、先去行動再說。
 
 
或許,這也是在營隊中,無形之間我們在帶給孩子的另外一種價值觀(當然,不是讓他們向我看齊,只是想給他們更多一點勇敢試錯的自信與勇氣。)
 
 
#牙體技術師 的課程中,孩子拿著有手掌一半大小的雕刻刀,還有鋒利無比的手術刀。即便我們比孩子還更擔心會發生意外,但依然深吸一口氣,讓他們自己去嘗試用刀子刻出一顆接近 1:1 大小的牙齒。
 
 
#寵物溝通師 #塔羅牌占卜師 的體驗裡,有人和老師說今天是自己生日,主動在下課時去找老師,希望可以請老師替自己算算運氣;有人拿出了已經去了更好的地方的寵物的照片,在聽完老師替牠轉達的話之後,回到位置上流下了眼淚。
 
 
#服裝設計師 的實作中,很多才剛要上國中的孩子,連穿針引線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卻始終沒有放下針線和布料。一開始嚷嚷著做不到的男孩,最後成為了全班少數替娃娃製作出整身衣服的 MVP。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想著,也許我可以一直這麼無所畏懼,是因為總能看著這群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的孩子,沒有設限的去提問、嘗試、冒險。作為身處一線的教育工作人員,也時常感嘅,與其說我們帶給了孩子什麼,不如說我們只是陪在他身邊,提供、塑造出一個有資源的環境,然後等著他去探索與成長、帶給我們更多繼續做下去的養分。
 
 
💬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很喜歡這件事。
 
💬我想對自己說:「你永遠是最棒的請你相信你自己,希望你過的越來越好!」
 
💬以後如果有類似活動、我一定會來的❗
 
 
🚩感謝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我們到嘉義帶營隊🌟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