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讓每個孩子都能拿起麥克風站上台🎤

學習思考 ➡️練習表達 ➡️長出自信 
 
這,應該是我最早開始準備,最擔心、同時也是最期待的一場營隊。因為在五天過後,所有孩子都要在六十多個人面前,進行三分鐘的簡報短講,題目、形式都是自訂的,我和這群孩子也是素昧平生;所以我一方面很擔憂,會不會無法順利的完成目標?一方面又很好奇、很想趕快聽聽,藏在這群「看似叛逆」的國中生心中,想對著大人們大聲說出的價值是什麼?

但,所有發生在眼前的事,都遠超乎我原先的期待。
有一位孩子鼓起了勇氣,和全場觀眾訴說著他身邊的朋友,遇到的關於「有色眼鏡」的故事。當他最後問起家長們,什麼是「有色眼鏡」呢?因為這和原先設計(訪問同學)的有所不同,我很擔心現場會冷場、沒有觀眾願意回應,但沒想到有二位家長起身回應了這個孩子。在這一來一回的過程中,空氣中很明確地產生了「對話」,一場來自不同身份、不同觀點的青少年與大人之間的對話。

有一位家長在營隊最後,留下來和我分享了他的感動。因為孩子自小是很害羞的性格,很少願意在上課時回應老師的問題,更何況是一個人站在台上「撐」完三分鐘的時間。家長也補充道,孩子在過去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很難以想像,一場營隊能夠改變他這麼多,讓他重新願意站在人前、發表自己的故事和想法。在上國中前,能讓他重新拾起自信感,整理好前進的步伐。

有的人說,沒想到自己在二個小時內完成了一份簡報!

但事實是,這五天來的每一件小事,都成就了最後孩子能站上台的勇氣和表現!

從第一天對多元價值觀的討論,討論了 #哥哥姊姊是不是一定要讓弟弟妹妹 #成為性格開朗的人就會比較受歡迎嗎 還有好多不同的爭議性問題。到最後全班選出了一項共同想要辯論的題目。然後準備比賽、到圖書館查資料、到街頭發放問卷,還有很多、很多次的舉手發言,以及最後把所有收集到的資訊,都彙整在一起,在假想的戲劇情境中,以不同的角色出發,去爭論想要捍衛的價值觀。

而這樣的結果,也驗證了我一直以來的相信。孩子們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擔心著能不能說實話、害怕著自己說出的話沒有人會理解,或是單純地需要多一點的勇氣,練習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