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找回你的「創意自信」!ESG創意設計營

ESG創意設計營真的非常不合理,要孩子在千萬個「限制」之下腦洞大開,並且只能用三百元的經費、三個小時的時間,做出模型、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地。

看似不可能,但孩子都做到了!甚至能做出七分鐘圖文並茂的簡報,上台和數十位同學、家長、老師侃侃而談他們的成果,甚至能從容應對主持人、觀眾的現場提問。



有幫助芳療老師能讓工作室空間最大化的各式摺疊家具,再配上老師喜歡的大自然元素;也有幫助空間美化的植物瓶、香氛蠟燭,以及穩固又能播放安定心神白噪音的文青風座椅;還有能聲控的尋找物品的浣熊機器人,外觀上還有老師喜歡的腹肌,特別「生猛」可愛。



但這些亮眼的成果,是我們陪伴孩子五個日夜、腦力激盪後的甜美果實。
途中常常聽到大家的哀號「好累!想不到了!」、「怎麼可能做得到!」但我們總是鼓勵孩子——這間教室裡,我們沒有不可能。

還記得小時候在牆壁上、白紙上隨意塗鴉的童年嗎?那時候從未在乎過別人覺得畫作好不好看,「消耗畫筆」就是純粹的快樂。然而在長大的過程中,被社會所定義的審美觀扼殺了勇氣與自信,開始在乎他人的眼光,似乎沒有兒時那麼勇敢的揮灑顏料。



於是想請大家拾回兒時的這股「創意自信」,我們大膽的拋出想像,再同心協力把想像化為實際的產品。

而那些限制與困難,都會在逐一嘗試後化解。

克服困難的勇氣與自信,是沒有寫在宣傳上,但我更想帶給孩子的能力。在離開教室後,願孩子仍能保有力量,帶著自信和勇氣迎戰。

你願意和我勇敢一次,大聲說出你的好點子嗎?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