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賴隨筆】從過夜營隊中,我們到底看見了什麼❓

創辦人♡ #小賴隨筆

偶爾會有家長問到,為什麼我們想做過夜的營隊?
之前也有寫過一篇文,分享了第一次辦完過夜營隊,就深受它的吸引、再也回不去了⋯⋯。
【小賴隨筆】傳送門🚪https://vwsi.pse.is/6grdvv

偶爾也會收到 #來自家長的回饋,讓人心暖暖的🌝

❝辦過夜營隊是一件不容易且很累的事情,
但小賴與助教們在訊息的傳遞或言語的交談
都還是有熱忱、愉悅,這正是最好的身教言教。❞

❝晚間通電話時,孩子總是笑容滿面,
感覺是孩子的心靈需求(陪伴、尊重、讚美…)被滿足了。❞

但也是真的很累、很累,要準備課程、帶孩子煮晚餐,還要想辦法生出比手機更有意思的遊戲、話題,去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一直忙到孩子去睡覺,接著要回覆家長的群組訊息、與夥伴們覆盤一整天發生的事,再修正隔天的行程。

每次開始前,也都要一直告訴自己,無論接下來遇到了什麼樣的挑戰,關關難過、關關過!卻又會在一個晚上有四個孩子掉下眼淚時,會有排山倒海的壓力席捲而來。會有人想家、有人抱怨一起住的室友、有人和同組的夥伴吵了架,也有人偷玩手機、被發現然後收走,氣得都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只能說,過夜營隊的每一天都很精彩,永遠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即便是這樣子,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停止舉辦過夜營隊。
因為我發現,唯有在過夜的情境下,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好好地陪伴、聆聽並等待著孩子向你打開心房。當你看著一個 13 歲的男孩,很興奮地向你分享著他的生活、皺起眉頭聊著他從沒有向任何人透露的煩惱(儘管只是很瑣碎的日常),當你聽著他說,他從來沒有機會像這樣與人說著自己的心事,你只會真心的祈禱,能一直有人願意聽他說話。

現在的小孩很忙、大人更忙,不忙的時候也只想要滑手機、消磨時間,卻忘記了陪伴身邊的人、聽聽他們說的話,是一件其實很簡單、卻也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每個在家夜晚,或是一個星期一次也好,小孩和大人都能有時間,和在過夜營隊時一樣,單純地陪伴、聊著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好事與壞事,或許就再也不需要過夜營隊了!但在那之前,我們會繼續在營隊的每個夜晚,點亮孩子們心中的微光。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