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 DEI × TD

教育創新×體驗賦能

未來人才的共創行動

直覺職掘是以探索、體驗、成長為核心的教育創新平台,我們相信教育不應侷限於課本,而是能夠連結自我、社會與世界。

連結人,也連結組織

在直覺職掘,我們一直在想:

「青年能不能看見更多?能不能走得更遠?」

所以,我們專心做一件事——設計職涯探索與成長方案,陪伴年輕世代去嘗試、去發現、去相信自己。

一路走來,我們和企業、基金會、社福組織同行,在公益營隊(ESG/CSR)、Z世代人才培育(TD)、員工親子活動(EWB)等,每一次都讓我們看到,教育可以同時點亮孩子,也觸動組織。

現在,我們把這些經驗整理成更長期、更有系統的方案。

不只是培養人才,更能幫助合作夥伴傳遞價值、傳承文化,讓教育和社會影響力,一起走下去。

科學化導入 × 數據性評量

透過多元科學測驗,共創組織與個人的永續成長

1. 探索 (Discovery):連結真實自我

核心工具:Holland Code 測評

長期作為營隊教育的主打核心工具,我們根據 Holland Code 題型架構,搭配活動情境設計客製化題目,讓測驗結果與體驗式學習緊密結合,釐清參與者的職涯興趣與天賦。

2. 體驗 (Experience):實踐與賦能 Soft Skills

核心工具:MQ 商數測驗 (與親子天下合作導入)

為提升服務的科學性與權威性,我們與親子天下合作導入 MQ 商數測驗。結合親子溝通風格測評,能有效提升家庭成員的情緒智力與溝通效率,並為企業提供量化的員工家庭關懷成效。

3. 成長 (Growth):數據與影響力量化

核心成果:ROI 數據追蹤

透過活動前後的數據對比,量化人成長與組織 ROI,確保每一份教育投入都能結出永續、可視的果實。

從人出發的永續行動

在直覺職掘,我們相信教育與成長,不僅關乎個人,也能成為企業、基金會與社會之間的連結。我們將經驗整理為三大核心方案,讓每一份投入,都能真正觸動人心,並創造持續發酵的改變。

從教育出發的社會影響力|ESG/CSR

將組織的 ESG/CSR 預算,轉化為具長期性、可量化追蹤的社會影響力


服務方案

我們規劃具彈性的職涯探索方案與客製化 ESG 活動,讓品牌價值與 SDGs 深度連結,並在陪伴孩子與社群的過程中實踐永續承諾。

提供學期制(20週)課程、寒暑假營隊或週末活動

核心精神

提供系統化的長期陪伴,並依需求設計多元排程(學期間、寒暑假、或週末皆可),讓教育影響力持續發酵,同時放大組織的社會溝通效益。

幸福相伴的家庭支持|EWB/DEI

高品質的員工家庭關懷活動,深化 DEI 價值、提升職場幸福感與人才保留率


服務方案

透過 Holland Code 興趣測驗與親子/家庭溝通成長工作坊,協助企業回應 DEI 中「多元需求」的核心,支持員工在家庭與職場間找到更好的平衡。

提供單日或週末的親子共學 × 職涯體驗工作坊

核心精神

以數據化工具呈現家庭關係改善的成效,讓每一次投入都能被量化記錄,同時也讓員工真切感受到企業的溫度與支持。

與新世代同行的人才培育|TD

結合企業文化與品牌,真正吸引並留住 Z 世代人才的內訓方案


服務方案

我們以數據驅動的人才診斷為起點,結合體驗式課程,涵蓋自我領導、敏捷協作與軟實力培養,讓年輕人才能快速融入並發揮潛能。

提供常態性內訓課程 × MQ 診斷

核心精神

從培訓前的 MQ 報告,到課程後的 ROI 數據追蹤,我們協助 HR 部門不只完成培訓,更真正看見成長與改變,讓企業文化與新世代共創前進。

經典合作案例

將組織文化與互動體驗結合,不再是坐著聽講!

每個組織都獨一無二,我們用客製化方案回應真實需求
不論是 20 人的深度交流,還是百人規模的盛大活動,我們都能靈活應對

攜手改變的夥伴們

每一段合作,都是我們故事的一部分

從這裡開始,探索更多可能

邀請您一同寫下新的篇章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