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願意去思考未來?❞
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的煩惱。想要開啟話題,卻很難對得上的青少年的天線。
PIAS 調查指出,在台灣,有一半以上的國中生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充滿困惑。經過每日的課業轟炸,孩子回家只想沈浸在「3C」中。
而我們以 7 年與國中生互動的現場經驗,藉著精彩的課程與活動,讓孩子自願放下 3C、去嘗試從沒做過的事,並再次感受到「自己正在發光」、開始想像未來。
直覺職掘是誰?
關鍵評論網 BECOMING ACES 第七屆未來大人物、第一屆聯合創新加速器 United Innovation 入選團隊! 直覺職掘設計全台唯一融合「興趣測驗」和「真實體驗」的營隊,讓孩子擺脫對 3C 的依賴、開拓職涯視野,激發對未來的期待、擁抱無限成長。
❰ 爸爸媽媽真誠推薦的年輕團隊 ❱
雖然世界持續變動著、混亂著
孩子卻能從營隊中,得到希望
為什麼不能用3C,孩子卻吵著還想再來一次?
營隊帶給家長的貼心禮物
我們把興趣測驗結合體驗,帶孩子在「實作」過後去回顧自己當下的行為,再把行為與「何倫碼」連結,得出一份量化的測驗結果。
測驗得到的「何倫碼」,代表著孩子未來適合的發展領域;能提供給家長全新的視野去看待孩子的職涯規劃,也能為孩子拓展關於工作的想像。
圖:從何倫碼延伸至職業認識
圖:花藝設計師 / 職業夏令營
在營隊中全面禁止使用3C。
除了必要的課程環節及每日的報平安時間,在營隊中孩子不能使用3C產品。一開始當然是哀鴻遍野,但在課程開始進行後,他們很快地忘了手機和平板,投入在創造性地思考中,也有人會自己發明遊戲,例如在教室裡面打「空氣籃球賽」。
圖:沒有3C的團體活動
每場營隊的最後,都會辦理結業典禮、邀請家長一同參與。
除了有孩子上台的成果發表,爸爸媽媽也可以近距離地與陪伴孩子數日的引導員互動,聆聽孩子的收穫及未來目標,或是瞭解他在營隊中的表現。最後,還會拿到量身打造的「觀察記錄表」,記錄專屬孩子的貼心表現。
圖:孩子邀請家長一同參與成果展
圖:與家長近距離分享孩子的表現
圖:記錄著孩子行為的觀察記錄表
為什麼結業典禮時,孩子與家長都落下了眼淚?
課程帶給孩子的關鍵技能
帶著孩子認識自己,培養自我覺察和主動反思的習慣。
在每天的最後,都會利用 15 至 30 分鐘的時間,以遊戲化的方式帶著孩子反思今天所做的事情。並在營隊的最後,利用 ORID 焦點學習法,陪孩子釐清對自己的發現與立下下一步的具體行動。
圖:寫下、回顧營隊中發生的大小事
引導孩子練習自行解決問題!激發創意思維。
營隊設計多樣化的情境題,讓孩子藉由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出觀點各異的解決方法!我們鼓勵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當然也會需要去實踐與行動,於是,孩子能從中學到現實與理想的平衡。
圖:和夥伴們一起擔任遊戲設計師
圖:扮演小雞和老鷹比賽反應速度
增強孩子的表達技能,讓他們在自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每堂課程和營隊最後都會有需要「上台呈現」的環節!透過事前的準備與彩排,孩子最終能站在舞臺,分享自己的作品與觀點,建立自我成就感與自信心。
圖:在舞台上演出自己編寫的劇本
圖:拿麥克風分享自己設計的遊戲
2025 冬令營|五大主題營隊
適合年齡:國一至國三
❰ 更多來自爸爸媽媽的回饋 ❱
傾聽孩子脆弱又堅強的心
成為家長與孩子的橋樑
陪伴孩子學習與團體生活
拉近孩子與未來的距離
❰ 更多過往營隊的精彩回顧 ❱
直覺職掘最早是在2017年,有感於社會對技職科系存在歧見,由一群台大的學生所發起的專案。2018年在台大成立直覺職掘社,在持續舉辦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對生涯發展缺乏意識與想像,是國中生普遍面臨的問題。於是以「使青少年更自由的選擇未來」為組織願景,期待他們在被支持的環境下,能持續探尋生涯選擇。
團隊中目前的帶隊導師,都領有教師資格證,以下為冬令營的導師群:
【 團隊得獎經歷 】
⭐ 2023 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獲獎團隊
⭐ 2023 渣打女力創業獎團隊
⭐ 2022 聯合創新加速器團隊
⭐ 2021 和泰公益夢想家議題洞察獎
⭐ 2021 桃園社企競賽冠軍
⭐ 2021 社企流孵化器團隊
⭐ 2021 和泰公益夢想家 第三名
⭐ 2021 台大車庫孵化器團隊
完整版介紹請點擊 ➡️ 關於我們
目前的最低優惠為「超 / 早鳥期間」的「三人團報」!和認識的朋友一起參與,孩子通常能更快的破冰、適應營隊的環境。
如果身邊剛好沒有合適的夥伴可以一起參與⋯⋯。也不用擔心!現在只要加入爸媽提問群,就可以與群組中的家長一起揪團報、取得最低優惠噢!
🔺 加入「爸媽提問群」領取最新資訊與優惠/不漏接活動提醒 🥐 https://bit.ly/40sQZm4
如果報名營隊、完成繳費,但臨時無法參與時,請寄送「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附上孩子的姓名與報名場次,我們會協助處理退款事宜。
我們將以下列退費比例計算,此退款比例參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辦理學生課外活動及輔導學生參加校外營隊活動注意事項」第10條第2點:
- 活動前 32 天(含以上)可全額退款。
- 活動前第 31 日申請退款,酌收 10% 營隊報名費。
- 活動前第 21 日至第 30 日申請退款,酌收 20% 營隊報名費。
- 活動前 2 日 至第 20 日申請退款,酌收 30% 營隊報名費。
- 活動開始前 1 日申請退款, 酌收 50% 營隊報名費。
- 活動開始日至活動期間(包含中途退出)則無法退費。
- 我們使用玉山銀行帳戶進行退款作業,若提供「非玉山銀行」的退款帳戶,退款金額會扣除轉帳手續費。
📌 保留名額機制
- 如果因故無法參與營隊,可保留本次營隊名額至下期營隊使用。
- 如果下期營隊無法參與,可選擇申請退款,將酌收 10% 報名費。
- 下期營隊如與本期營隊費用不同,將採多退少補制。
📌 轉讓名額機制
- 若因故無法參與營隊,可轉讓本次營隊名額給其他符合報名資格之學生。
- 受轉讓之學生報名費依轉讓學生所繳金額為主,將不額外認列其他未使用之優惠。
2025 冬令營的學生報名資格為「國一」到「國三」(新竹場開放國小五年級、六年級的孩子報名。)營隊會採用異質化分組。
透過交叉年齡的分組,可以訓練較年長的孩子的領導能力,也可以讓年齡較小的孩子,有機會瞭解下個年級的生態,或跟在哥哥、姊姊身邊學習。
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認知發展論中提出,約在 13 歲,人類會開始發展「抽象性」的思考,即能區別自我與他人。於是,我們認為國中階段,是建構成年期間對世界認知的關鍵時期。
親子天下親職專家楊俐蓉也指出,國小高年級是孩子的「興趣期」,從這個階段之後,可以讓孩子透過各式的體驗擴展孩子探索面向、發掘興趣。而國中階段則是孩子的「能力期」,在這個階段,學科外的探索可以培養對人生的想像,使得學生在未來面臨生涯抉擇時,能有更清晰的方向。
我們在營隊開始前兩週,會創立一個「只有報名成功的家長才能加入」的LINE 群組,在這個群組中,爸爸媽媽有任何事都可以直接聯繫團隊,我們也會:
- 上傳營隊期間的精彩活動紀錄照
- 每天早上全班到班後及下午放學都會在群組通知,讓各位爸爸媽媽放心
- 於前一日在群組中提醒營隊攜帶物品與重要事項
六年來我們建構出一套「體驗教育」及「引導反思」的系統。走訪台北、宜蘭、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嘉義、雲林、台南、高雄、馬祖等縣市,實作過百種以上職業體驗課、累計參與的學生與家長超過 5000 人。
根據 2024 年營隊學生的前、後測分析,在參與營隊前對「會主動探索老師沒教過的事情」、「已開始具體去規劃自己的未來」的二項評分為 3 分與 2.2 分。經過一週的營隊後,評分提高至 3.9 分與 3.6 分。曾有一位在2020年夏季參與營隊的國中生,在就讀高中後,回流成為2021年夏季的營隊志工;運用他過去在營隊的所學,影響新一代的國中生。
這次的營隊也會結合興趣何倫碼,在最後安排興趣測驗,從每個活動中孩子的表現,分析他的人格特質與未來適合的發展方向。
同時,夏令營在每日會有反思與回顧的時間,引導國中生說出自己在營隊過程的感受和發現。
📒 何倫碼:由心理學家 John Holland 於1990年提出(點選連結 認識更多 Holland code)
我們強烈「建議」(但不強制)家長參與結業典禮喔!因為讓「家長」加入孩子探索未來的行動、知道如何正確地陪伴孩子追尋未來,孩子才能持續的認識自己、發展興趣。
在親職專家跟社會氛圍的影響下,在意孩子發展的國中生家長,多半會擔憂孩子的成績及行為表現。藉由多元領域的體驗,使家長更知道孩子的優勢。根據 2024 年營隊家長的前、後測分析,在參與營隊前對「我知道孩子對什麼領域(的工作)感興趣」的評分為 2.9 分。經過一週的營隊後,評分提高至 4 分。有家長回饋到「身為家長,聽到孩子們面臨轉換的過程和體悟,對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覺得比較具體,感到安心多了。」
原則上,在營隊全程「孩子不會使用任何3C產品。」在第一天上午的「始業式」,我們會和孩子約定營隊守則,其中包含「除了老師要求以外,禁止使用手機(含下課、午休)」。
不過,我們不會強制保管手機,而會請助教和孩子溝通,知道拿出手機不只是不尊重老師,也會影響到身邊同學的上課意願;只有孩子再三拿出手機,才會由老師暫時代為保管!希望孩子能夠藉此練習「自律」!
直覺職掘營隊的師生比為 1:4 !
每 4 位孩子會分配到一位經過扎實培訓的助教(包含引導學、提問學)。
助教會負責全程陪伴孩子在營隊期間的學習、引導同組的孩子們討論,也會隨時針對組內孩子的狀況進行彈性調整!
營隊期間,每 4 位孩子會分配到一位經過培訓的助教。助教會負責陪伴孩子在營隊期間的學習、引導同組的孩子們討論,也會針對組內孩子的狀況進行調整。
比如說,鼓勵較安靜內向的孩子,把感受寫在便利貼上,代替把想法「說」出來!比起要孩子開口分享,在課程後的主動思考、了解自己的喜好,才是我們真正希望能帶給孩子的!
而在過往的營隊經驗中,即便是一開始害羞的孩子,在老師和助教的引導下,最後也都能拿著麥克風,站在台上侃侃而談呢!
首先,我們強烈建議家長在報名營隊前,務必與孩子先進行討論!在孩子有充分認知到自己會參與營隊時,通常也會有更高的接受度,對適應環境和知識吸收都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要跳脫交友圈、還在要假期間去「上課」,也許是相當不樂意的事情。而我們建議可以與孩子討論的切入點如下:
- 帶著孩子一起瀏覽官網、看過課表與影片!一方面讓孩子瞭解營隊內容再做選擇,一方面也可以藉機與孩子說明營隊活動和一般上課的不同——由業界職人引導學習、不用坐在教室上課、會穿插遊戲與實作等。
- 營隊的組成通常是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地區的學生(過夜營隊更會有跨越縣市的孩子來參與!)由於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以同儕為重,所以建議以「認識新朋友」、挑戰團體生活為切入點,來引發孩子的興趣。
- 由家長先自行觀察營隊課表,挑選出孩子會感興趣的課程,作為引子,推薦孩子參與。
不知道課程適不適合孩子?
很困擾該怎麼引起孩子學習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