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樂遊玩麥塊 同時學會程式邏輯基礎

索拉教育|麥塊冒險王

遊戲化教學降低知識的學習門檻

透過多元、有趣的學習文化,降低知識的學習門檻。同時,提供優質的遊戲化課程,啟發學生學習動力。索拉教育相信,麥塊是其中一個改變教學現場的遊戲,也是強大的學習平台。

利用 MakeCode 程式碼學習程式邏輯

提升合作分工與溝通的能力

培養觀察與探索的能力、啟發右腦創意思維

培養站上舞台發表與解說的能力

讓孩子快樂遊玩麥塊,同時學會程式邏輯

麥塊冒險王是索拉教育第一門課,也是孩子們學習基礎程式邏輯的第一選擇

課程使用麥塊教育版結合微軟的MakeCode與索拉教育研發的學習模板,
內容涵蓋 Minecraft 操作、紅石電路、MakeCode 程式碼、團隊合作與自由創作。

黃金師資群

York
York索拉教育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逸仙國小 Scratch 校隊講師、五峰國中麥塊社團講師、數發部 T 大使受邀講師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Micky
Micky索拉教育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
光學影像工程師、醫療產品專案經理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院學士班(第一專長醫學科學、第二專長電機工程)
Allen
Allen索拉教育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
動畫教學影片專案經理、平台數據分析師、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Eating
Eating索拉教育資深課程顧問
管理顧問公司-數位與新興科技顧問 程式設計講師、數理資優師資、清大電機資訊學院學士

麥塊冒險王:馬上展開一場有趣的冒險吧!

如果您正在尋找適合孩子的教育性營隊,索拉麥塊營隊絕對是首選。不僅能讓孩子學習知識與技能,還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無限可能的麥塊世界。

⏰ 台北六月班|6/16 — 6/20
⏰ 台北暑期班|8/11 — 8/15

麥塊程式設計營|課程詳細資訊

最經典夏令營主題 ❝一次體驗多個職業❞
🚩台北、台中、新竹|專為國中生設計

🧭 適合年齡:小三至國二
🧭 營隊場次:
📍 台北場六月班|6.16 — 6.20|台灣文創訓練中心(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31號7樓)
📍 台北場暑期班|8.11 — 8.15|台灣文創訓練中心(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31號7樓)

✨ 程式邏輯力:從輸入輸出、變數到迴圈、條件式
🤝 合作與溝通:任務分工中培養團隊精神
🌈 創造與發表:自由建造並上台分享設計理念
💡 啟動動機學習:激發孩子主動探索與思考的能力

✅ 每場營隊都會安排具經驗的導師和行政夥伴隨行,以及專業受訓的隊輔,陪伴孩子投入活動。
✅ 營隊期間會有親師群組,讓爸爸媽媽深入瞭解活動內容及孩子的上課情況。

常見問題

當然可以!這個營隊是專為沒接觸過Minecraft的學生設計的。

建議對電腦有一定基礎,對麥塊有興趣或想學習程式觀念的學生都非常適合。

麥塊教育版是微軟專為老師教學應用所研發的版本,適合課程設計及學生學習。

輸入與輸出、變數、迴圈、隨機亂數與條件判斷式的程式基礎觀念及應用。

教育版帳號需經過申請,會由課堂講師提供。

我們有六套麥塊課程共約兩百小時的教案可以作安排與學習。

學生上課前需自備筆記型電腦喔!

雖然世界持續變動著、混亂著
孩子卻能從營隊中,得到希望

營隊為孩子帶來深刻的學習經歷,即便面對變動的世界,他們將在這裡發現自我、汲取力量。我們相信,這些寶貴的體驗將成為孩子未來的穩固基礎,帶來真實的希望。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