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賴隨筆】人生就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今年七月底接受了今周刊的採訪,當時記者問我「為什麼你想要創業呢?」我沒有想到,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會是「因為我不知道創業有這麼辛苦…」這兩年來,真的時常在心中發出「怎麼會這樣!」的吶喊,每天都在精神喊話,「絕對沒問題的!」
二一年寒假很幸運,是台灣疫情爆發之前,招生最好的一次!也做了很多新的嘗試,像是到非都市地區的國中辦營隊、辦高中生的營隊、教怎麼回顧學習歷程、撰寫自傳等,也是第一次辦了近 300 人的結業典禮。(*註1)
 
圖:300人的結業典禮
 
還有第一次在一場營隊結束之前,就要趕去開始下一場營隊,體會沒辦法陪孩子走完全程的遺憾;第一次接到國稅局的電話,告訴我報稅失敗要被罰錢。(當下有種無辜和被欺騙的憤怒,因為明明已經打電話向國稅局確認過沒問題、怎麼還是沒有成功?)
那半年的各種情緒一次湧上來,最後一邊偷哭、一邊在林口高中的圖書館,把前一場營隊的結業典禮影片剪完。
沒有想到的是,我當時所煩惱的事,對於下半年的我來說是多麼的奢侈。
二一年五月開始三級警戒,完全沒有線上上課經驗、過去也超級排斥的我,和夥伴們開會討論之後,只好忍痛停辦當時所有招生到一半的實體工作坊,也一併把所有課程砍掉重練,因為線上課程的上課節奏,和實體還是太不相同了。
二週之內和講師討論完、拍了後來破萬觀看的宣傳影片,唏哩呼嚕地架構好整場線上營隊。
接著是沒日沒夜的材料包包裝,又因為三級警戒,沒辦法對外界求援,只好拜託家人(真的是最堅強的後盾)和我一起,連續好多天在家裡的客廳做家庭代工,有食材、電子零件、各式各樣要裁切的物品,可以說是營隊史上最艱難的一次材料準備。
這一切對我來說,全部都是未知的體驗,但是因為要帶著講師、夥伴和志工一起帶著孩子走完這趟路,再怎麼樣也得故作鎮定,儘管內心每天都慌張的不得了!(特別是第一場線上營隊的當週,教檢
+ 營隊 + 創業競賽的簡報,根本是蠟燭三頭燒)
隨著第二場線上營隊結束,看到一位孩子在鏡頭前面哭了,才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幸好即便是以線上的形式,人與人之間的溫度還是有好好的在傳遞著;幸好當時沒有放棄嘗試,才有機會試出這個新的可能。

圖:第二梯營隊結束時的志工合影
 
創業競賽那端也傳來捷報,得了第一次冠軍,那天暑假真的時常有種「老天在眷顧著我們」的感恩,於是又再一次自以為是的覺得,很強烈的信念真的可以克服一切的難關啊!
不過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疫情的影響下,所有課程的招生都變得更加困難,於是,我們也一邊參加了其他的比賽,嘗試更多可能的項目,例如四年來與近百人的職人合作過,想著這樣的資源會不會還有其他的串連方式呢?職人講座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誕生了。
也是在這時候嘗試了親子挑戰賽、各式各樣的線上課程(*註2),同時以新的方式在進行夥伴培訓(*註3),繼續籌備今年的營隊。
———————————————
🐍 註1:照片就是在近 300 人的結業式中拍下的!謝謝當時所有在場的學員、講師、家長、助教們💞
🐍 註2:各式各樣的線上課程至今仍在招生中!下週的 #時間管理#學習筆記 課都確定成班了,報名到週末截止❗👉 https://pse.is/4ggk29
🐍 註3:明年寒假的營隊志工只招募到下週日,跟著各地的大學生們一起探索吧 👉 https://pse.is/4fsq5z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