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大小4!】和動物一起帶營隊

每次帶完在「拇指園」的營隊,都會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一方面因為在炎炎夏日,在戶外活動總是會擔心著,孩子會不會喝不夠多水、中暑了怎麼辦、被蚊子叮的滿身都是會不會很不舒服?一方面也因為,這裡實在有太多能「讓人分心」的東西了!
 
 
一走出民宿的大門,就有孔雀、不同品種的雞、鴨、鵝,在眼前悠悠晃晃,還會不時有迷你馬跟著你、聽到豬打呵欠的聲音、聞到從羊身上傳來的「羊味」!教室裡面也有天竺鼠、兔子、龍貓、球蟒、蜘蛛、蜜袋鼯,孩子的注意一不小心就會被這群「拇指園住民」給吸引走!
 
 
於是,為了要戰勝他們,這一次我們設計了偵探解謎的題目,期待透過結合自然環境的推理、解開謎底,可以讓孩子們把動物的知識,投入到思考和實作中。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個很有效的做法!
 
 
在營隊的第二日,隊輔們扮演起不同的動物,在拇指園裡面擔任 NPC,透過給予線索、引導著學生找出藏在樹林間、十年前一位少女消失的秘密。孩子們也終於不管烈日當空,在拇指園裡面地毯式的搜尋起線索,靠著自己剛學習到的動物、植物的知識,推理出主線劇情!
 
 
但當然,也不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投入。
 
 
在這次的營隊中,有一位總是消失、被其他孩子們戲稱「掉入宇宙空間」的同學。也令老師們很頭痛,因為總是要四處找人、把孩子帶回教室(沒錯,他最常逃跑、躲起來的地點,就是有著超涼冷氣的房間。)
 
 
而在最後一晚烤肉時,當同學忙著處理食材、升火時,他當然躲了起來!只是,這次他不是躲在房間裡面了,我們後來發現,他是在旁邊的樹叢,觀察著在二棵樹中間、在陽光照射下結網的蜘蛛。
 
 
然後我想著,拇指園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裡讓人分心的不再是手機,而是存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卻很少有機會能實踐地,對於自然的渴望。

少年廣場思辨課

課程時長:每次 2 小時,共 12 堂課
課程地點: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99號)
參與對象:國中生、高中生,每 6 人成班、10 人滿班

每週學習目標與成果

第一階段|故事力:點亮自我(啟程)

【 第一週 | 三個形容詞的我:自我介紹開外掛 】
目標:把「不知道怎麼說」變成有骨架、有亮點的一分鐘自我介紹。
成果:完成「三形容詞自介故事」錄音/錄影,能自然開場、抓住注意力。
【 第二週 | 我的成長支線任務:價值觀雷達啟動 】
目標:回看生命事件,說清楚「我在乎什麼、為什麼」。
成果:完成一篇「關鍵事件反思故事」,能從因果脈絡講出自己的選擇依據。

【 第三週 | 交換靈魂的一天:同題三視角挑戰 】
目標:從家長/老師/自己的角度重述同一件事,練習同理與換位。
成果:完成「同題三視角短劇」或分鏡腳本,首次體感「理解也能贏」。

第二階段|思辨力:邏輯鋪陳(進階)

【 第四週 | 邏輯偵探社:抓出謬誤怪 】
目標:區分事實/意見/推論,識別常見邏輯謬誤。
成果:完成一次「謬誤抓鬼清單」,能舉例說明 3 種以上常見謬誤。

【 第五週 | 情報局特訓:證據分類不迷航 】
目標:學會用數據、專家意見、個人例子、邏輯推理來支撐觀點。
成果:產出一張「證據分類地圖」,能為自己的主張配對可靠依據。

【 第六週 | 決策平衡木:利弊權衡不翻車 】
目標:在價值拉扯中做選擇,說清楚取捨與風險。
成果:完成「利害權衡矩陣」,能口頭說出「我為何這樣選」。

第三階段|表達力:精準表達(輸出)

【 第七週 | PREP 火箭包:90 秒說服力 】
目標:把觀點—理由—例子—重申觀點串成有說服力的短講。
成果:完成一段 60–90 秒 PREP 論述錄影,同儕互評+自評表各一份。

【 第八週 | 模擬記者會:即席問答不當機 】
目標:在壓力下快速組織、聽懂問題、穩定回應。
成果:完成一次「發言人實戰回合」問答紀錄,列出 3 點改進策略。

【 第九週 | 台風生成器:眼神手勢都有戲 】
目標:運用非語言(站姿、眼神、語速語調)提升表達感染力。
成果:完成「表達風格錄影+互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影響力動作。

第四階段|簡報力:高階輸出(成果)

【 第十週 | 一頁贏觀眾:視覺化簡報工作坊 】
目標:用少字多圖與關鍵訊息把複雜想法說清楚。
成果:完成一張「單頁視覺化簡報草圖」,可直接上台搭配口說使用。

【 第十一週 | 我的 3 分鐘 TED:內容整合衝刺 】
目標:把故事力+思辨力+表達力整合成舞台腳本。
成果:完成 3 分鐘 TED 風格演講稿(含提詞卡與排練清單)。

【 第十二週 | TED 少年論壇:登台時刻 】
目標:公開發表,讓家長看見孩子的進步與自信。
成果:完成舞台演說發表與「個人思辨成長報告」,家長現場回饋三亮點。